今年4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對山東、江蘇、河南、安徽交界處的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立案,并成立專案組啟動公益訴訟檢察程序。6月11日,由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帶隊的專案組來到四省交界的微山湖流域現場辦案,并召開南四湖專案工作推進會。這也是最高檢今年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
南四湖,從南至北由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四個相連湖泊組成,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里,涉及山東、江蘇、河南、安徽4省34縣(市、區),湖區面積1266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時也是京杭大運河航運交通要道,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輸水干線和重要的調蓄水庫,未來還將向雄安新區供水,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近年來,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面臨入湖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水產養殖污染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等突出問題。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做好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為切實解決南四湖流域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最高檢對此直接立案,并成立以張雪樵副檢察長為組長,第八檢察廳和相關地方檢察人員參加的專案組,山東、江蘇、河南、安徽等地檢察機關分別設立專案分組。
據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目前專案組收集的線索主要涉及工業污染、圍湖養殖污染、碼頭船舶污染、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根據生態環境和資源受損程度、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跨度、造成影響程度等情況,專案組對案件線索進行研判篩選,確定一般案件線索、重大案件線索和特別重大案件線索。
按照“簡案快辦”“大案穩辦”的分類辦理原則,一般案件線索,原則上交屬地基層檢察院辦理;重大案件線索,由最高檢專案組掛牌交辦,跟蹤辦理;特別重大案件線索,由最高檢直接辦理。
值得注意的是,南四湖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中采用了衛星遙感技術為案件辦理提供支持。“我們對南四湖及其周邊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分析,并形成案件線索摸排報告。接下來會通過遙感影像持續跟蹤湖面清理情況和水質情況。”檢察公益訴訟遙感綜合應用負責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朔說。
會議期間,專案組到獨山湖、微山湖沿湖三個村落和江蘇省徐州市利國鎮珍珠泉引河進行現場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