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⑥日俊£愑晁桑┳罡呷嗣駲z察院與水利部9日聯合出臺《關于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確定會商研判、專項行動、線索移送、調查取證、案情通報等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監督、支持和法治保障作用,加強對水利領域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
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新老水問題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其治理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特征。當前,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妨礙行洪,非法取水,侵占河湖、堤防、水庫庫容,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等違法行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對于強化水利法治管理,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將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推進水利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據悉,我國已初步形成了由5件法律、19件行政法規、1件司法解釋、55件部門規章、逾千件地方性法規規章組成的水法規體系,各項水事活動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
檢察公益訴訟是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法治手段。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涉水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7萬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