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法制報記者 李永志
通訊員 張瑞
“敦厚直爽而胸有成竹,嚴肅少言但踏實能干,樸實無華卻堅韌不拔”。這是前不久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后,轄區群眾送給省公安廳海防管理總隊滄州支隊新村海防派出所所長張成明的評語。熟悉他的人都說,這話是對他21年從警之路的最好評價和最高褒獎。
張成明長期扎根在海防一線,始終堅持“在干事中施展抱負,在小事中建功立業”的工作信念,心系群眾、踏實工作,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2019年被評為滄州市“最美基層民警”。在他的帶領下,新村海防派出所被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三等功,并多次獲評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他將一片赤誠撒在渤海灣畔,筑牢了海防一線的“橋頭堡”。
化解社區小矛盾 解決群眾大難題
派出所工作千頭萬緒,瑣事多、糾紛多,張成明卻始終帶著感情化解矛盾糾紛。
今年5月,因為噪聲擾民,新村海防派出所轄區某小區居民劉某和樓下的鄰居王某發生沖突。得知情況后,張成明主動登門多次調解,本著“遠親不如近鄰”的原則對雙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使雙方同意和解,并表示不再干擾對方。多年來,張成明帶領所內民警化解這樣的小矛盾、小糾紛不計其數。
近年來,隨著派出所轄區經濟建設飛速發展,涉及農民工群體的各類案事件時有發生。張成明明確提出,農民工兄弟的事兒派出所不但件件都要管,而且必須“一管到底”。2017年11月,張成明在對某建筑工地進行例行走訪時得知,因施工方長期拖欠工人工資,導致工人停工、工期延誤,勞資雙方矛盾愈演愈烈。張成明帶著民警們住進了建筑工地的工棚,并向情緒激動的農民工兄弟作出保證:事情一天不解決,他們就一天不離開。最終,經過一周的不懈努力,民警們一次性為200余名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1300余萬元。拿到工資的農民工敲鑼打鼓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派出所。
快偵快破小案件 維護轄區大平安
“轄區不平安,何談讓群眾安居樂業?”針對派出所轄區地處海防一線的形勢,張成明結合轄區實際、創新思路、快偵快辦各類案件,為海防轄區的安全穩定、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父老鄉親安居樂業保駕護航。
2020年10月的一天,新村海防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放在居民小區的電動車被盜。接警后,張成明帶領民警迅速出警、走訪摸排,很快便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蹤跡,僅用30分鐘就將嫌疑人鎖定并抓獲。今年5月20日,派出所轄區的7家沿街商鋪連續被盜,共計丟失現金3000余元、手機2部及其他物品若干。張成明迅速組織民警開展偵破工作,在48小時內先后將5名涉案人員抓獲歸案,并查清了該團伙在滄州市多地以及山東省德州市等多地實施盜竊,瘋狂作案20余起,涉案金額高達10余萬元的作案事實,群眾拍手稱快。
“一室三隊”小突破 工作成效大提升
派出所的小工作也有大門道。領導和同事們都說,張成明是個細心人,善于鉆研業務,特別是近年來他結合轄區“社區、景區、海岸”三大特點,積極推動“室引領隊”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創新實踐綜合指揮室和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海岸管控隊“一室三隊”建設,有效解決了基層虛化弱化的問題。
針對派出所層面平臺系統多、操作流程復雜、應用權限不高、科技賦能不夠等問題,張成明帶領派出所改革專班,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支持下,主動研發應用“滄海”實戰應用平臺,全面整合綜合指揮室常用信息系統以及智慧安防小區的數據信息,量身定制了涵蓋要素管控、風險防控、打擊犯罪、網格建設、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基礎工作小模型,有力實現了“一個平臺、一套授權,功能集成、模塊應用”,使派出所“打防管控”工作開展得更加精準。據統計,今年以來,該所轄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72.4%,案件總警情同比下降66.1%。
服務百姓小點滴 促進警民大和諧
在一次次服務中為群眾送上溫暖,在一起起案件中體現為民情懷,張成明帶領民警們將親民愛民的點滴涓流匯集成警民和諧的洪流。
新村海防派出所通過互聯網、微信群緊密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群眾也向派出所提供社情、民情、警情支撐。今年以來,他們通過“互聯網+公安”和“新村海防派出所警民聯系群”等網上受理戶籍業務156件,上門服務38次,接受群眾咨詢520余件,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
在張成明的倡導和推動下,新村海防派出所開辟了一系列“特殊通道”“綠色通道”,特事特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派出所轄區某小區居民賈某患有腦血栓臥床多年,一直未辦理二代身份證,無法使用醫保報銷醫藥費。張成明了解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安排民警上門辦理,并在身份證辦好后利用走訪之際送證上門。賈某家人特意到派出所送上錦旗致謝。
派出所轄區群眾于某家中無固定經濟來源,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庭生活困難。張成明和他家結成了幫扶對子,多年來一直幫扶資助這個家庭。他還主動聯系滄州市一家愛心團體,將于某的兩個孩子列為幫扶對象,并協調轄區企業,為于某和其妻子分別找到了工作,解決了一家人的生計問題,F在,于某一家的日子蒸蒸日上。
從嚴治警小臺賬 隊伍建設大文章
干好公安工作,隊伍管理是基礎更是關鍵。任新村派出所所長伊始,張成明就以建章立制為抓手,強化隊伍正規化建設,修訂匯編了隊伍建設、工作例會、執法考評、實戰訓練、崗位職責、業務規范、后勤保障、創新管理、安全警示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建立臺賬樣式。同時,他狠抓制度執行,要求從所領導做起,每名民輔警每日反饋工作,每周匯報總結,每月學法考核,通過匯報總結的方式讓所里的同志意識到自己需要做什么、每天做了什么、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做,通過學法考核讓大家發現自己在執法工作中的缺陷,針對自身問題,改正進步。
為了提高隊伍的凝聚力,他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業務、黨建激活隊伍,每周組織一次“主題黨日”、經常性開展“談交心”活動。一方面,準確把握隊伍建設形勢,從而有的放矢地抓好隊伍管理。另一方面,利用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為大家傳道授業、排憂解難。去年,所里有兩名同志赴外地調查取證半個多月,無法回家過中秋節。節日當天,張成明自費買了一些禮品,分別到兩名同志的家中看望慰問,讓在外辦案的同志辛苦之余,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奮斗路正長,勇者方致遠。作為一名“80后”派出所所長,張成明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