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河北法制報記者 鮑娜軍
“您好,我的工資被拖欠,能幫忙嗎?”6月初,一位老人走進石家莊市裕華區人民法院裕東法官工作站,咨詢能否獲得幫助。了解老人的情況后,該站特邀調解員沈婕很快與老人工作過的診所進行細致溝通,診所表示:盡快解決,兩三個月內結清。
7月4日,老人拿到了全部工資,再次走進法官工作站,為工作站接地氣的服務、為沈婕耐心細致的工作連連點贊。
調委會主任“轉型”特邀調解員
沈婕的故事要從2021年說起。
2021年4月,在社區擔任調委會主任,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的沈婕,退休后接受返崗,“轉型”成為裕華法院裕東法官工作站的一名特邀調解員。“以前在調委會,接觸鄰里矛盾、家事糾紛多,現在在工作站,接觸民間借貸、合同糾紛多,情況更復雜。”談起調解,沈婕眼中透著自豪。
2017年5月,周某向甲房地產公司(簡稱“甲公司”)支付購房首付款67萬元,簽訂《內部認購協議書》,約定:甲公司在2019年12月31日前交房,如逾期兩個月未交,周某有權要求退房。很快,到了約定期限,周某沒有拿到房。2020年9月,周某與甲公司簽訂《退房協議》,約定甲公司7個工作日內退還購房款67萬元。結果周某又沒拿到錢。原來,早在2020年6月,乙房地產公司(簡稱“乙公司”)已通過公開出讓方式獲取甲公司開發項目并負責繼續開發。多次催要無果,周某將甲、乙公司一并訴至法院。
案件進入訴前調解程序后,沈婕開始多次溝通乙公司法務部,詳細告知其應承擔的責任,并耐心分析糾紛處理不當會給乙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沈婕的工作起了作用。甲、乙公司開始積極配合沈婕工作,并與周某約定分三期返還購房款。1個月后,周某的難題順利解決。
讓更多的群眾選擇法官工作站
“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知道法官工作站,遇到糾紛就會選擇主動上門。”2020年初,裕華法院為更好服務群眾,下沉力量進社區,在轄區11個街道(鎮)設立了法官工作站。為了讓更多居民知曉、了解、選擇法官工作站調解矛盾糾紛,沈婕制定推廣工作站的“三步走”計劃:先征得社區的認可;而后,由社區幫助搭建與居民互動的平臺;最后,主動為群眾解難題,讓群眾真正感受到工作站的便利。
沈婕積極與裕東街道辦事處各個社區聯系,推介法官工作站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取得了各社區認可。得知社區要開展活動或召集樓長開會,她就會攜帶宣傳資料提前半小時趕到集合地,用通俗的語言對群眾講解工作站的性質、職能、作用,現場解答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工作全面鋪開后,沈婕干脆將工作搬進社區,讓糾紛發生的“第一現場”變成了化解糾紛的調解現場。
除了幫助來訪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沈婕還主動上門了解群眾司法需求,“調解,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對群眾生活不了解,做群眾工作就會力不從心。”時光的流逝中,沈婕進社區調研的腳步一刻未停,她總是帶著責任、關心和愛,力爭第一時間出現在糾紛“第一現場”,幫助群眾化解疑難糾紛。
為民解憂參與社會治理
法官工作站,不僅是法院開展訴源治理工作的重要平臺,也是街道社區基層綜合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強力司法支持。在沈婕的努力下,裕東法官工作站不僅得到群眾的認可,更受到街道辦事處的重視。
今年5月17日,裕東街道辦事處接市長熱線:一公司租用某商務廣場寫字樓,向物業繳納冷損費不久面臨退租。此時,找到物業退冷損費,遭到拒絕,要求協助處理。
收到求助后,街道辦事處邀請沈婕配合,為雙方化解糾紛。沈婕與雙方聯系,并了解到物業繳納的冷損費已于5月15日生效,錢已入賬,不能退還。沈婕多次溝通后,提出調解方案,扣除已生效天數的冷損費,剩余的款項退還公司。最終,雙方互諒互讓,糾紛圓滿解決。
在調解一起土地租賃合同糾紛中,沈婕的調解工作遇到瓶頸。裕東司法所所長張益芳及時伸手,向當事人所在村委會深入了解,找到兩人矛盾癥結,商定調解方案。最終,在沈婕與張益芳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放下成見完成了清償,原告撤訴,實現了案結事了。
成為裕華法院特邀調解員以來,沈婕已經成功調解各類糾紛71件。“我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會繼續努力,做為民解憂、為社會和諧出力的優秀調解員。”沈婕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