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曦昕
我認識的一個姐姐是法官,很溫暖也非常堅韌。這個姐姐氣質如蘭,溫文爾雅,說起話來不急不躁,聽了讓人內心平靜。我有了困惑向姐姐請教時,她總能耐心地傾聽、分析、引導,很多觀點給了我獨到的啟迪。我對姐姐的工作狀況以及生活態度充滿了好奇,一次閑聊時說想看姐姐的工作照,一張老照片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照片上的姐姐從容安靜,頭發似乎讓風吹得有些凌亂,眼睛望著遠處,堅毅中又透出若有所思的樣子。背景有些空曠,腳下有半米不到的圍墻殘缺不齊,地面上坑坑洼洼,遠處隱約是山脈。
“姐,看著這照片像是抓拍的,既不像風景照,也不像人物照,倒是挺自然。”
“你觀察得還挺細致,這是一張真實的工作照。”
“工作照?”
“是啊,這是一同辦案時同事偷拍的,也是我們的辦案資料呢,珍藏版。”
姐姐娓娓道來。當時她們辦理了一起宅基地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拆舊建新,因一尺寬的滴水產生了矛盾,甚至動起手來,導致矛盾升級,雙方建房停工,打起了官司,損失大不說,怨氣越來越重。
平時,訴訟到法院的案件,姐姐和同事們首先了解案情,查清案件事實,研判法律適用,然后公平、公正地處理。但這起案件,她們沒有簡單地依法判決,因為姐姐認為它有其固有的特殊性。
“一墻之隔的鄰居,祖祖輩輩地延續著,雙方矛盾已經激化,鄰里之間矛盾沒有化解的話,以后怎么相處?案子判決在老百姓的眼里是輸贏、是顏面,輸的一方怎么挺直腰桿在村里生活?”
“我當時向領導匯報了案情以及辦案思路,得到了領導的支持,我們辦案組后續花大力氣進行了調解工作。”
為了解決訴訟、化解矛盾,她們熟悉案情,研究政策,了解當地風俗,多次去現場勘查,并和當地派出所民警、村委會干部溝通,試圖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這張照片拍攝時,是她們第三次去現場,前兩次不是當事人鬧情緒不到現場,就是村干部鄉里開會去了不能到現場。
“這張照片景不美、人也不美,但是我非常喜歡,有紀念意義。”案子雙方當事人矛盾激化,姐姐和同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結合情理法進行調解,最終得以調解結案。“從小處說是圓滿辦理了一個案子,從大處講是成功化解了糾紛,對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工作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壓力,也會給人帶來滿足感。”
和姐姐聊天,感覺她是在講一個風輕云淡的事兒,可腦補出來的卻是風塵仆仆、深一腳淺一腳,跋涉在驕陽下,或者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的畫面。這比我想象中的法官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威嚴的形象,多了一些溫柔善良和平易近人,讓我又增加了一分敬重。認識姐姐以后,我受益匪淺,漸漸地對平凡的工作有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工作、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