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臨萍在河北調研時強調
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 為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河北法制報訊 (孟冬)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臨萍出席雄安新區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揭牌儀式,并就河北省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進行專題調研。
揭牌儀式上,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臨萍,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共同為雄安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揭牌;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黃明耀主持揭牌儀式。
楊臨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法院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生態環境司法理論武裝。要牢記“國之大者”,緊緊圍繞國家發展大局,對標人民群眾新期待,精準做好司法服務和保障。
楊臨萍強調,要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推動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思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二是要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三是要聚焦“雙碳”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四是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文化遺產保護,守護好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楊臨萍要求,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世界環境司法大會賀信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創新發展。要推動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實質化運轉,完善環境資源審判內部協同與外部協作機制,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智慧化水平,審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案例,推動法治進程。
黃明耀表示,在今后工作中,河北法院將堅持“一盤棋”部署,以雄安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為契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持續鞏固白洋淀生態治理成果;堅持“一體化”發力,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持續深化環境資源審判體制改革,積極主動融入現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加強與集中管轄區域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堅持“一站式”保障,探索環境資源審判新型人才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法官(雄安新區)實踐基地優勢,鍛造一支業務精湛、勇于擔當、干事創業的環境資源審判人才隊伍,打響白洋淀流域生態司法保護綠色品牌。
據介紹,在雄安中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并專業化審理環境資源案件,有利于實現環境資源的系統保護、保障環境資源法律的統一實施、推進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審判,對雄安新區環境治理和白洋淀生態修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