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法制報記者 鄭偉
今年7月18日至19日,第二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新研討班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辦。會議圍繞“充分發揮好法治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保障作用”等議題進行了研討,與會代表紛紛踴躍發言,先進經驗和精彩觀點頻出。其中,雄安新區針對回遷群眾法律需求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助力幸;剡w、平安回遷等社會治理方式方法上的創新舉措,不但集中展示了新區設立五年來市域社會治理取得的諸多成績,也引發專家學者和兄弟城市的關注與熱議。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新區各級各部門立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階段的社會治理特點,以“五治融合”為抓手,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組織助推、社會組織協同、人民群眾參與的體制機制,以社會治理現代化夯實“雄安之治”基石,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著力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雄安新區特色的社會治理體系,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謀篇布局 激發社會治理活力
洞察大勢,方能順勢而為。
黨中央、國務院對雄安新區社會治理工作高度重視,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專門就雄安新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做出了制度性安排。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支持雄安新區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確保中央決策在雄安新區落地落實。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將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當作一項基礎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陸續出臺了多個與市域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制度和指導意見,并印發了《雄安新區“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體系發展規劃》,明確了任務分工,加快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2021年10月29日,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黨代表會議上明確提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推動實現“五新”目標為抓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動新區建設發展,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雄安新區著眼于凸顯市域社會治理重點,強化項目引領,聚焦重點任務落實。為更好地服務保障重點項目,新區謀劃并啟動了18項社會治理和綜合保障重點工作,圍繞做好建筑工地治安工作、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全力營造良好施工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推出一系列舉措,向廣大建設者和新區群眾提供優質、安全、和諧、有序的服務環境。
五治融合 讓城市更加美好
在雄安新區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由數字孿生交互沙盤系統和以城市治理、綜合執法為核心的指揮大廳里,實體沙盤、LED顯示屏和全息投影,三者相互映射,立體地呈現容東片區的運行情況。在工作人員操作下,容東片區的三維實景呈現眼前,從全貌到樓棟結構細節盡收眼底。一屏通覽,各個主題板塊的內容,隨著數據的不斷跳動,實時更新。
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先行區,容東片區是新區首個大規模建成區,擔負著雄安新區首期居民征遷安置,為起步區、啟動區開發建設提供支撐的重要任務。創新,讓城市治理高效運行,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成為容東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中,雄安新區以加強容東片區等新建片區社會治理能力為試點,持續推動治理理念、制度、方式創新,推動信息化手段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做實做細基層治理單元,實現服務管理零距離。
探索建立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治理架構——
容東片區建立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各類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工作機制,探索性建立社區治理聯席會議制度,聚焦群眾問題,加強民主協商和集體決策,打通行政隸屬、行業分割、身份限制等諸多壁壘,有效破解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難題,強化協調配合,共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探索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容東片區初步建立起人民調解工作體系,建立社區干部與回遷鄉鎮干部、村“兩委”干部協調聯動機制,發現矛盾隱患第一時間啟動聯動機制及時排查化解。引入法律類社會組織,協助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建立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常態排查等工作機制,著力把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初始狀態。
探索以精神文明引導村民轉市民——
容東片區開展各種精神文明引導活動,廣泛發動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培養社區成員環保意識、公共服務意識和道德意識,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同時,制定居民文明指數評定辦法,推行居民文明積分制,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公共服務的積極性,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探索建立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智能治理模式——
容東片區按照“數字之城”的建設理念,建立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整合城市管理、智慧社區系統,實現人口、住房、消防、交通、安全等信息互聯互通。同時,豐富實際應用場景,實現社區人口精準摸排、違規現象精準執法、片區設施精準管理,實時掌握片區內居民入住情況、配套設施運行情況、突發事件處置情況,以數字賦能現代化城市管理。
協同發力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智慧安防讓居民小區長“智”久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讓紛爭止于訴前,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法治溫度……在雄安新區,一項項市域社會治理新舉提升了治理效能,也焐暖了群眾的心。
創新治理方式是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在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中,雄安新區各部門在“運轉”上求實效、在“提能”上見真章、在“做實”上下功夫、在“提檔”上出實招,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提升治理水平,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問題,使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創新思路、強化舉措,統籌推進新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他們指導各地重點突出“全時空”公共法律服務,充分運用互聯網賦能公共法律服務,推動實體、網絡、熱線平臺深度融合,形成覆蓋城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造全時段運營網絡平臺熱線,讓群眾感受法律服務的溫度,引導矛盾糾紛走上依法解決的途徑。
雄安新區公安機關深入貫徹“1235”工作總思路,不斷推進警務機制改革,以打造社會治安治理智慧公安樣板為目標,以創造雄安質量和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創新示范區為方向,堅決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示范區。
省檢察院雄安新區分院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檢察建議作用 服務雄安新區社會治理創新的指導意見》,聚焦八個社會治理領域和重點行業,以檢察建議助力雄安新區重點行業領域完善管理機制、創新治理舉措。
雄安新區中級人民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成立“雄安新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建立“法官+調解員”模式,推進民商事案件“分調裁審”機制改革,設立全省首家“法官服務站”,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運籌帷幄、步履鏗鏘,雄安新區正在齊心聚力下好市域社會治理“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