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報訊。ㄍ蹁h)今年以來,衡水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穩定經濟運行的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堅持把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置于全市法治建設工作中,以高水平法治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為穩住全市經濟大盤貢獻法治力量。
衡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通知,將市司法局起草的關于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五條政策措施納入市政府扎實穩定全市經濟運行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五條措施發布后,市司法局立即成立領導小組與工作專班,安排專人負責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調度、統計、宣講、監管等工作,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處室各就各位的工作格局。同時,該局將五條措施涉及的29項任務細化到第三季度、全年等時間節點,并落實到具體處室和責任人,建立定期調度、定期督導、定期通報等相應工作機制,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將五條措施貫徹落實情況作為考核縣(市、區)司法局和局相關科室的重要內容。
為增強法律服務的普惠性,該局召開人民調解協會成立大會,協會由5501個基層人民調解組織、16499名人民調解員和494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構成,形成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同時,該局全力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三大三提升”(大宣傳、大培訓、大調解,提升人民調解知曉度、專業度、滿意度)活動為載體,以防范化解重大矛盾糾紛為牽引,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控疫情、促發展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服務“白名單”企業有98家,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326次;為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存在實際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開展法務幫扶180家,開展法律宣講152次,開展“法治體檢”242次,擔任企業法律顧問517家;26家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對接各級工商聯13家、所屬商會61家。該局深化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強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提高全市行政執法隊伍素質。目前,全市已清理不具備執法資格人員2500余人。
衡水市加快推進公證遠程視頻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將全市11家公證處遠程視頻公證系統全部與河北政務服務平臺“冀時辦”對接,實現服務全覆蓋。同時,開展精準式智能法律服務,完善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律師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衡水市智能公共法律服務微信平臺。該局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印發工作手冊,推進各項配套制度實施到位。目前,全市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的34項證明事項已經涵蓋了公安、交通運輸等九個領域,基本實現了目錄之外無證明。注重發揮宣傳陣地引領作用,微信公眾號刊發了五條措施明白卡,并通過“普法郵路”寄、入企業幫扶送、各類媒介發等多種模式,將五條措施明白卡送達市場主體,擴大政策的知曉度。
衡水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司法局聯合成立了非公經濟法治護航中心,并選擇重點非公企業,建立重點企業服務站,作為法治護航中心服務聯系點,開展法律服務調研、法治宣傳咨詢及“法治體檢”等活動。市司法局不斷推動律師在法院、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律師事務所等場所設立律師調解室,促進商事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目前,市中院轄區11個基層法院均成立了律師調解室,市縣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成立律師調解室36個,律師事務所成立律師調解室29個,律師調解員有223人。通過律師參與訴源治理,進入行政復議的案件同比大幅減少。在創新優化“三查三核三審”機制的基礎上,市司法局積極探索建立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核的地方標準,深入推進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工作的規范化。省司法廳將“衡水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地方標準”列為2022年全省司法行政改革試點。
衡水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不斷深化法治資源在經濟領域的輻射力、滲透力、影響力,以法治規范“有形之手”,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鞏固和提升法治實施效果,消除制約營商環境的隱形壁壘,全力打造穩定、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