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報9月19日訊。ㄓ浾摺±顒倌校┙裉,記者從全省法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授牌儀式暨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三年多來,我省法院審理破產及衍生訴訟案件3000余件,通過履行破產審判職責,促使200余家國有“僵尸企業”有序退出市場,盤活企業資產近400億元,化解企業債務近800億元,安置相關企業職工5.7萬余人,有效推動了我省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激發了市場活力。
近年來,我省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探索機制創新,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動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優化提升,依法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全省法院不斷加強協同配合,大力推進府院聯動機制建設,目前全省各設區市中院均已建立起府院聯動機制。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逐步建立破產費用保障基金;規范破產審判,加大企業破產相關配套機制建設;積極開展繁簡分流,持續提高“僵尸企業”出清效率;召開破產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破產審判白皮書;配合做好破產法執法檢查,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積極探索破產審判機制改革,不斷加強破產審判隊伍建設。目前,全省法院破產案件管理人名冊更新工作已完成,對管理人實施了更加科學的分級管理。
我省法院在破產審判工作中,打造了一批如龐大集團破產重整等在全國叫得響的典型案例,有效推動了全省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激發了市場活力,為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