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20日訊 記者張晨 最高人民法院舉行“人民法院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環境資源審判相關情況。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劉竹梅介紹,十年來,人民法院共審結各類環境資源案件196.5萬件。其中,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案件24.4萬件;審結環境資源民事案件137.8萬件;審結環境資源行政案件34.3萬件;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58萬件。
據介紹,各級法院依法嚴懲偷排廢水,跨域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突出犯罪,依法審理涉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整治等案件,有力維護和改善人居環境。最高法審結“騰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訴訟案,上海法院審結“洋垃圾”案,江蘇法院審結泰州“天價”水污染案、長江航運船舶偷排含油污水案等典型案件,讓守護環境權益的法律條文變為鮮活的司法實踐。最高法專題研究碳排放權交易糾紛司法規則,起草司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導意見。各級法院依法嚴格追究虛報、瞞報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等違法行為責任。浙江法院審結非法銷售汽車尾氣“年檢神器”案,四川法院建立“綠色金融訴源治理工作站”,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法院簽訂保護海洋“藍碳”資源框架協議,以務實舉措守護碧水藍天。
劉竹梅說,人民法院堅決扛起司法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重任,嚴格適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有效遏制環境違法勢頭,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刑事、民事、行政責任的有效銜接,使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成為“長出牙齒”的嚴規鐵律。
近期,最高法將適時召開首次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并出臺會議紀要,對環境資源刑事審判工作進行總體部署,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護航美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