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自9月19日起至2022年12月底,河北開展工商貿行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強化隱患就是事故的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對全省工商貿企業的所有工藝環節、所有設備設施、所有工作崗位的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徹底整治消除各類問題隱患,堅決實現存量隱患整改到位,增量隱患動態清零,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堅決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根據《河北省工商貿行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排查整治范圍是全省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行業所有生產經營單位。
排查整治重點內容包括5個方面。
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否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所規定的7項法定職責。企業是否健全安全生產組織機構,配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作業,是否按照《河北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建立健全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并能夠正常運行等情況,是否存在違法分包轉包、以包代管、無資質承包、掛靠資質等違法違規行為。
冶金企業,是否緊盯煤氣、高溫熔融金屬、重大危險源等關鍵環節,是否落實《冶金企業和有色金屬企業安全生產規定》,是否完成應急管理部“百日清零行動”中鋼鐵企業(鋼8條)和深井鋁鑄造(鋁7條)隱患清零任務,是否按要求淘汰《金屬冶煉企業禁止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中涉及的設備及工藝等。
粉塵涉爆企業,是否對粉塵作業場所10人及以上的金屬粉塵、木粉塵、農副產品粉塵等相關企業進行精準摸排,并健全完善監管臺賬。是否完成應急管理部“百日清零行動”粉塵涉爆企業(粉塵6條)隱患清零任務,是否落實《粉塵防爆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是否存在《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所列的問題隱患,除塵系統是否按要求規范設置,是否落實點燃源控制措施、粉塵清掃制度、粉塵處置環節安全措施等。
涉有限空間作業企業,是否落實《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和《河北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是否按照《河北省工商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專家指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完成專家指導服務工作,是否做到“五個到位”(隱患排查治理到位,標志張貼到位,承包方管理到位,裝備配備到位,應急處置到位),是否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更新,是否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是否嚴格落實作業審批制度。
小微及其他工商貿行業企業,檢查是否落實《安全生產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和《河北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規定》等要求。其中,小微企業要重點圍繞燃爆火災、中毒窒息、高處墜落、機械傷害和觸電等五類事故的防范措施落實情況開展檢查,提升安全風險管控能力。
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包括企業自查、市縣檢查和省級督查。
企業自查。企業自查自改活動要貫穿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始終。各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全程參與本企業專項行動排查整治活動,并組織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專項行動的排查、整改工作,對企業所有規章制度、工藝流程、設備設施、工作崗位,全方位、全覆蓋、深入細致地開展自查,對自查出的問題隱患要全部建立臺賬,能夠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時無法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嚴禁以日常隱患排查代替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企業將自查和整改情況每周報負責直接監管的應急管理部門。
市縣檢查。各市縣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對直接監管的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各市要對轄區內縣(市、區)大排查大整治部署推進情況進行督導抽查。各級檢查要詳細記錄檢查時間、被檢查單位、檢查人員、發現的問題隱患、提出的整改要求以及被檢查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并由被檢查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確認。對查出的問題隱患要依法依規提出處理意見,并跟蹤督促問題隱患整改到位。
省級督查。省應急管理廳將組織督查組,督導各地大排查大整治開展情況,并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開展實地抽查,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突出問題和重大隱患的企業,依法依規從嚴從重實施行政處罰;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敷衍塞責、不負責任的地區和部門,將約談地方政府有關負責人或相關部門負責人,并向有關執法執紀機關通報。
省應急管理廳要求,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結合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百日清零行動”及有限空間專家指導服務等工作開展情況,深入分析研判本地工商貿行業安全生產風險特點,按照檢查“全覆蓋”、隱患“零容忍”、過程“全留痕”的要求,配齊專業技術支撐力量,嚴格開展檢查,積極推動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
把握重點,堅持嚴格執法。各級工商貿行業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要緊緊圍繞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應急管理部25項重點檢查事項開展排查,要把執法檢查貫穿大檢查始終,采取“四不兩直”等多種方式進行執法檢查,對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必須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強化值守,及時處置險情。各級各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健全應急聯動機制,制定完善各類事故應急預案,強化應急物資儲備,加強應急演練,時刻保持應急狀態,確保發生險情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應對處置。(李順新)